钱穆: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
所幸,彼一时,公开著书坚信中国必胜的,除了发表《论持久战》的毛泽东外,还有一位学者钱穆。 全面抗战爆发后,钱穆随北大南迁昆明西南联大,继续从事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等论著。
所幸,彼一时,公开著书坚信中国必胜的,除了发表《论持久战》的毛泽东外,还有一位学者钱穆。 全面抗战爆发后,钱穆随北大南迁昆明西南联大,继续从事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等论著。
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之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中国人能自由地追求符合人道的目标,而不是追求白种民族都迷恋的战争、掠夺和毁灭。
科举推动与文人地位: 唐代科举制度逐渐成熟,诗歌(尤其是五言排律)是进士科考试的重要科目。这使得诗歌写作直接与功名仕途挂钩,全社会学习、创作诗歌蔚然成风,激发了无数才华之士投身于此。宋代虽重策论,但对诗词文人的尊崇和社会地位也极高。
夜深人静,思绪沉淀。今天的《倾·听》,我们一起翻开南朝智者周兴嗣用一千个不重复汉字写成的东方百科全书——《千字文》。它被清代学者赞为“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这部千古奇文,如何在一夜之间诞生?又如何用千字浓缩宇宙万物